拔牙前必须知道的7件事,看完再决定要不要拔
"医生,我这颗牙非拔不可吗?"每当牙科诊室里响起这个疑问,就意味着又有一位患者正面临拔牙的抉择。作为从业15年的口腔医生,我见过太多因缺乏正确认知而耽误治疗或盲目拔牙的。今天就带大家了解关于拔牙的那些重要常识。
什么样的牙齿需要拔除
牙齿就像身体的其他器官,能保留当然要尽量保留。但出现以下情况时,拔牙可能是更好的选择:龋坏已无法修复、重度牙周病导致牙齿松动、智齿阻生引发反复发炎、多生牙影响正常牙齿排列、正畸需要腾出空间等情况。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是否拔牙必须由医生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评估后决定。
这些情况要暂缓拔牙
期间女性、高血压患者血压未控制、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、服用抗凝药物等人群需要特殊对待。比如有位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达12mmol/L时来要求拔牙,我们就建议他先控制好血糖再处理牙齿。急性炎症期也不是拔牙的好时机,通常需要先再安排手术。
拔牙全过程详解
规范的拔牙流程大致分为四步:首行局部麻醉,现在使用的麻药能让整个过程基本;然后医生会轻柔地摇松牙齿;接着用器械将牙齿完整取出;后处理创口并咬棉球止血。整个操作通常10-30分钟就能完成,复杂阻生齿可能需要更长时间。

拔牙后护理要点
刚拔完牙的24小时内不要漱口和吐口水,以免影响血凝块形成。可以冰敷面部减轻肿胀,但切记不要直接敷在皮肤上。饮食要选择温凉的流质或软食,避免用拔牙侧咀嚼。有位患者不听劝告当天就吃火锅,结果引发继发出血又来急诊,这样的教训要引以为戒。
常见并发症及处理
轻微的肿胀和疼痛是正常现象,一般3天左右会逐渐消退。如果出现剧烈疼痛、持续出血、张口困难或发热,就要及时复诊。干槽症是较特殊的并发症,表现为拔牙窝剧烈疼痛伴腐臭味,需要医生进行清创处理。按时服用医生开的药物能有效预防感染。
拔牙后的修复选择
前牙缺失建议尽早修复,后牙也不宜长期空缺。目前主要有种植牙、固定桥和义齿三种方式。像有位教师患者门牙缺失,我们为他做了即刻种植,当天就了美观和部分功能。每种修复方式各有特点,要根据牙槽骨条件、经济预算和个人需求综合考虑。
关于拔牙的认知误区
"拔智齿会让人变笨"纯属无稽之谈,智齿与智力毫无关联;"拔牙特别疼"的传言也不属实,现代麻醉技术能确保过程基本;还有人认为"拔牙伤元气",实际上规范操作对身体影响很小。重要的是遵医嘱做好术后护理,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并发症。
牙齿健康关系到全身健康,希望每位朋友都能科学看待拔牙这件事。记住,的事要交给的人做,遇到牙齿问题及时就诊才是明智之举。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,建议携带具体检查资料当面口腔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