龋齿填充怎么做?了解这些让你不再害怕看牙医
小张近发现牙齿上有个小黑点,起初没当回事,结果两个月后吃东西时突然疼得直冒汗。牙医检查后说这是典型的龋齿,需要做填充治疗。其实像小张这样的情况很常见,很多人因为对龋齿填充不了解,拖到牙疼才就医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说说龋齿填充那些事。
为什么小黑点会变成大问题?
牙齿表面的黑斑或小坑,往往是龋齿的早期信号。我们的口腔里存在着大量细菌,它们和食物残渣混合形成牙菌斑。当这些细菌分解糖分时,会产生酸性物质,慢慢腐蚀牙釉质。一开始可能只是个不起眼的小黑点,但如果不及时处理,细菌会继续向深层侵蚀,终伤及牙髓引发剧烈疼痛。
临床上把龋齿分为三种程度:
1. 浅龋:只损伤牙釉质,此时基本没有感觉
2. 中龋:侵蚀到牙本质,开始对冷热敏感
3. 深龋:接近牙髓组织,会出现自发疼痛
很多患者问:"不疼也需要补吗?"答案很明确:越早处理,治疗越简单,花费也越少。等到疼了再治,可能就需要做根管治疗了。
补牙材料怎么选?不是越贵越好
目前常用的填充材料主要有三种,各有特点:
复合树脂:颜色接近真牙,适合前牙和可见部位。直接填充固化,能保留较多健康牙体。但对医生技术要求较高,完全固化前要避免染色食物。
玻璃:含氟成分能防龋,适合儿童和根面龋齿。硬度稍差,通常用于非咬合面。
银汞合金:坚固耐磨价格低,但颜色不美观,逐渐被淘汰。现在多用于后牙隐蔽部位。
材料选择要综合考虑龋齿位置、患者年龄等因素。比如儿童乳牙常用玻璃,美观要求高的前牙树脂,后牙大面积缺损可能需要嵌体修复。
补牙过程全,其实没那么可怕
很多人害怕看牙是因为不了解流程。标准的龋齿填充通常需要30-60分钟:
1. 检查定位:医生会先用探针检查,必要时拍小牙片确定范围
2. 去腐消毒:清除发黑变软的腐质,这一步关键
3. 预备洞型:把龋洞修整成适合填充的形状
4. 材料填充:分层填入选择好的材料,光照固化
5. 调磨抛光:调整咬合高度,表面抛光减少色素沉积
整个过程在局部麻醉下进行,真正操作时是没有痛感的。现在很多诊所配备橡皮障隔离系统,能避免操作时产生的不适感。
补完牙要注意什么?四点很重要
1. 麻醉消退前别吃东西,防止咬伤口腔黏膜
2. 24小时内避免、过黏食物,树脂完全固化需要时间
3. 如果出现轻微敏感,通常1-2周会自行缓解
4. 定期检查填充体边缘,防止出现微渗漏
需要提醒的是,补牙不是一劳永逸的。临床数据显示,5年内约有30%的填充体需要重新处理。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每年洗牙检查,才能大限度延长使用寿命。
这些常见问题,你有吗?
Q:补牙会伤害牙神经吗?
规范操作不会伤及神经。但深度龋齿在去腐时可能出现敏感,医生会根据情况采取保护措施。
Q:为什么补完牙还会疼?
如果是短暂的冷热敏感属正常现象。如果持续自发性疼痛,可能是深龋累及牙髓,需要进一步治疗。
Q:孕妇能补牙吗?
孕中期(4-6个月)。简单补牙的局部麻醉对胎儿没有影响,但建议提前告知医生妊娠情况。
牙齿问题无小事,发现龋齿越早就诊,越能保住更多健康牙体。记住:那个不痛不痒的小黑点,可能就是牙齿发出的求救信号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