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能解决什么问题?这些症状提醒你该看牙医了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总留下血印子?这些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。许多人以为这只是"上火",殊不知放任不管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问题——牙周治疗究竟能为你做什么。
为什么牙龈总出血?揭开牙周病的真面目
健康的牙龈应该呈现淡粉色,紧贴牙齿不发生肿痛。当牙菌斑长期堆积形成牙结石,会刺激牙龈发炎出血,这就是牙龈炎阶段。此时及时进行洁治(俗称洗牙),90%情况能得到控制。
但若继续忽视,炎症会向深层发展成牙周炎。牙槽骨开始吸收,牙龈与牙齿分离形成"牙周袋",这里会成为细菌温床。此时可能伴随口臭加重、牙齿敏感等症状,咬硬物时会感觉牙齿"浮起"。
这些情况该做牙周治疗了
1. 刷牙出血持续一周以上 2. 牙龈颜色暗红且触痛明显 3. 牙齿缝隙变大、出现松动 4. 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 5. 长期口腔异味无法消除
临床上遇到过不少患者,直到吃花生米崩掉半颗牙才来就诊,此时牙槽骨已流失过半。其实定期口腔检查就能避免这种情况,建议每半年做一次牙周探诊检查。
牙周治疗怎么做?分阶段解决根本问题
阶段:基础治疗 通过超声波洁治去除牙龈上结石,配合手工刮治清理牙龈下结石。这个阶段可能需要2-4次就诊,过程中会有轻微酸胀感,现在有舒适化治疗选项可减轻不适。
第二阶段:手术治疗(非必需) 对于深度超过5mm的牙周袋,可能需做牙龈翻瓣术。医生会像揭开信封盖一样轻轻翻开牙龈,清洁后复位缝合。现代微创技术使手术创口更小,更快。
第三阶段:维护期 治疗结束后,前三个月每月复查一次,之后根据情况延长间隔。就像糖尿病需要持续控糖一样,牙周健康也需要终身维护。
关于牙周治疗的常见疑问
Q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? A:牙缝本就存在,之前被肿胀的牙龈和结石填满。清除后确实可能感觉缝隙明显,这是健康的正常过程。
Q:治疗能保住松动的牙齿吗? A:二度以内松动(左右晃动1-2mm)的牙齿,通过治疗+固定多数能保留。三度松动则需评估保留价值。
Q:孕期能做牙周治疗吗? A:妊娠4-6个月是相对期。其实备孕期间就该完成口腔检查,避免孕期激素变化加重牙龈问题。
日常护理比治疗更重要
治疗只是按下重启键,维护要靠日常: • 选用小头软毛牙刷,巴氏刷牙法坚持3分钟 • 牙线每日少一次,清洁牙缝死角 • 每半年做一次洁治 • 控制血糖,吸烟者戒烟可降低复发率60%
记住,牙周组织就像牙齿的"地基",治疗越早开始,保留的骨头就越多。下次发现牙龈出血时,别再用"近太累"当借口,及时行动才是对牙齿好的投资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