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管治疗是什么?为什么牙医会建议做这个?
提到根管治疗,很多人的反应是“疼不疼”“贵不贵”。其实,这是牙科中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,专门用来拯救那些蛀牙或外伤感染的牙齿。简单来说,当牙齿内部的牙髓(包含神经和血管的组织)发炎或坏死时,根管治疗能清除感染源,保留原生牙齿,避免拔牙。
什么情况下需要做根管治疗?
以下几种情况,牙医通常会建议根管治疗:
1. 持续性牙痛:尤其是吃东西或按压时疼痛加剧,可能是牙髓发炎的信号。
2. 对冷热敏感:刺激消失后疼痛仍持续数秒甚更久。
3. 牙龈肿包或脓肿:感染可能已扩散到牙根周围。
4. 牙齿变色:牙髓坏死可能导致牙齿变灰暗。
5. 深度龋齿或牙齿断裂:细菌侵入牙髓腔,需及时清理。
别以为“忍忍就过去了”,拖延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扩散,甚需要拔牙。
根管治疗真的那么可怕吗?
很多人听到“钻牙”“抽神经”就吓得发抖。其实,现代牙科技术已经让根管治疗变得更舒适:
- 全程麻醉:治疗前会打麻药,过程中基本感。
- 操作:牙医会用显微镜和精细器械清理感染,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。
- 分阶段治疗:复杂病例可能分2-3次完成,避免长时间张口不适。
术后可能有轻微胀痛,但一般2-3天会缓解,远比不上牙髓炎发作时的剧痛。
根管治疗的具体步骤
1. 检查与拍片:通过X光确定感染范围。
2. 麻醉与隔离:打麻药后,用橡皮障隔湿保持操作区域清洁。
3. 开髓清创:在牙齿顶部开小孔,移除坏死牙髓和细菌。
4. 根管预备与消毒:扩大根管并冲洗,填入临时药物。
5. 根管填充: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封闭根管。
6. 牙冠修复:大多数牙齿需要戴冠保护,防止脆裂。
整个过程约需1-2小时,复杂情况可能需复诊2-3次。
做完根管治疗,牙齿能用多久?
这是患者关心的问题之一。成功治疗的牙齿伴随良好护理,可以陪伴你几十年:
- 及时戴牙冠:未经保护的牙齿容易劈裂,建议治疗完2周内修复。
- 保持口腔卫生:每天刷牙两次,配合牙线清理邻面。
- 避免咬硬物:别用治疗过的牙齿开瓶盖或咬核桃。
- 定期检查:每年少一次口腔检查,发现问题早期处理。
关于费用的常见疑问
根管治疗的费用根据牙齿位置和难度浮动:
- 前牙:通常1-2个根管,价格较低。
- 后磨牙:3-4个根管,操作复杂,费用较高。
- 报销:部分基础项目可报销,但高端材料(如显微根管)需自费。
记住:比起后期种牙或镶牙,根管治疗其实是更经济的选择。
这些误区,你可能也信过
❌ “抽完神经的牙齿就是死牙” → 牙齿只是失去感觉,依然能正常使用。
❌ “根管治疗会致癌” → 这是早已辟谣的伪科学,没有医学依据。
❌ “必须肿痛才能做治疗” → 无症状的慢染也需要处理,避免骨质。
保护牙齿,从日常做起
预防永远比治疗重要:
- 每年洗牙1-2次,清除牙结石。
- 发现黑线或小洞及时补牙。
- 夜间磨牙者使用咬合垫。
- 控制糖分摄入,减少碳酸饮料。
牙齿问题不会自愈,早发现早治疗,少受罪还省钱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