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到底有多可怕?出现这5个信号千万别拖
早上刷牙满嘴血?啃苹果留下血印子?很多人觉得"牙龈出血不是病",却不知道这可能是牙周病的信号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被低估的口腔"隐形"。
别让牙周病偷走你的牙齿
牙周病就像埋在牙龈里的定时炸弹,初期不痛不痒,等察觉到牙齿松动时,往往已经错过佳治疗期。数据显示,35岁以上人群超过80%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,它不仅是成年人失牙的首要原因,更与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存在关联。
近接诊的先生就是典型,长期吸烟的他总把牙龈出血当作上火,直到前牙开始移位才来就诊,检查发现牙槽骨已吸收过半。像这样的病例几乎每天都在口腔科上演。
5个危险信号要警惕
1. 刷牙时牙刷带血丝,或者咬硬物留下血印
2. 牙龈颜色暗红,按上去软塌塌的
3. 口腔异味怎么清洁都难以消除
4. 牙齿间隙变大,出现"黑三角"
5. 牙齿有轻微松动感,咀嚼使不上劲
特别提醒:孕妇群体更要注意,激素变化会加速牙周病发展,可能影响胎儿健康。
治疗关键在"早"字
程度较轻的龈炎阶段,通过洁治配合正确刷牙即可控制。但如果发展到牙周炎,就需要进行龈下刮治等深度治疗。现在采用的超声波治疗仪能清除牙结石,配合激光杀菌,治疗舒适度比传统方式提高很多。
需要强调的是,牙周病治疗不是一劳永逸的。就像高血压需要持续管理,牙周维护需要每3-6个月复查,日常使用牙线、间隙刷等工具辅助清洁。
这些误区你中招了吗?
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——其实牙缝本就是被牙结石填满的,清除后反而能阻止病情恶化。
"牙齿不疼就不用治"——牙周病的往往是不可逆的,等到疼痛就晚了。
"用止血牙膏就行"——这就像用创可贴贴伤口却不消毒,治标不治本。
预防胜于治疗,建议每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就像给牙齿做体检。吸烟人群、糖尿病患者、更年期女性更要加强防范。
日常防护这样做
选择小头软毛牙刷,采用巴氏刷牙法(45度角震颤刷牙龈沟)
每天少使用一次牙线,特别是后牙区域
控制甜食摄入频率,吃完及时漱口
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洁牙
牙齿是我们的咀嚼工具,别等到"老掉牙"才后悔。如果已经出现文中提到的症状,建议尽早到正规口腔机构检查,越早干预越好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