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有必要做吗?这份详细指南帮你远离牙齿松动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总留下血印子?这些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。很多人觉得"牙疼不是病",却不知道牙周炎已成为我国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。
你的牙龈正在发出求救信号
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,紧贴牙齿表面。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要当心了:刷牙时牙刷上有粉色泡沫,牙龈看起来红肿发亮,牙齿间出现黑色三角缝,甚感觉牙齿有点"变长"了——这其实是牙龈萎缩导致的牙根暴露。
牙周病发展的三个阶段
阶段牙龈炎容易逆转,通常通过洁牙和改善刷牙方式就能解决。当发展到早期牙周炎时,会出现牙周袋形成和轻微牙槽骨吸收。的慢性牙周炎会导致牙齿明显松动,这时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大幅增加。
四种常见的牙周治疗方式
1. 基础治疗:包含全口洁治和龈下刮治,相当于给牙齿做"深度SPA",清除顽固的牙结石和菌斑。
2. 药物治疗: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菌漱口水或局部用药,辅助控制感染。
3. 手术治疗:对于深度牙周袋可能需要进行翻瓣手术,直视下清洁根面。
4. 维护治疗:每3-6个月定期复查,就像汽车的定期保养一样重要。
治疗过程比想象中轻松
很多人因为害怕疼痛而拖延治疗。其实现在的龈下刮治通常会配合表面麻醉,操作时更多是酸胀感而非剧痛。每次治疗时间约30-60分钟,一般分2-4次完成全口治疗。术后可能出现1-2天的牙齿敏感,用温水刷牙就能缓解。
治疗后如何护理牙齿
建议使用小头软毛牙刷和牙缝刷,掌握改良巴氏刷牙法。牙龈消肿后可能会出现牙缝变大的错觉,这是炎症消退的正常现象。特别注意治疗后的3个月内避免吸烟,否则会影响组织愈合。
这些认知误区要避开
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——其实是清除了原本填塞在牙缝中的结石。"治疗一次就能"——牙周病需要终身维护。"只有老人才会得"——临床发现20多岁患者也不少。"出血是因为刷牙太用力"——健康的牙龈即使用力刷也不会出血。
预防胜于治疗
每天早晚刷牙3分钟,配合使用牙线清理牙缝。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就像定期体检一样必要。控制血糖水平,糖尿病患者更易患牙周病。记住,保护好牙周组织就是在为晚年储蓄口福资本。
通过这篇文章,希望能帮助更多人重视起这个"沉默的口腔"。牙周健康不是小事,它关乎每一颗牙齿的存亡。如果你已经出现相关症状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,越早干预越好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