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痛怎么办?快速缓解牙痛的7个实用方法
半夜牙痛到睡不着,喝热水痛、喝冷水更痛,连吃饭都成了折磨——这种体验很多人都有过。牙痛虽然常见,但发作起来真能让人坐立不安。今天我们就来牙痛的原因和真正管用的缓解方法,帮你度过难熬的时刻。
为什么牙齿会突然疼痛?
牙齿不会无缘无故闹脾气。常见的牙痛原因有三个:一是蛀牙已经伤到牙神经,吃冷热食物时会有尖锐的刺痛;二是牙龈发炎化脓,会伴随持续性的胀痛;三是智齿位置不正,容易反复发炎。如果疼痛持续超过2天,或者出现脸肿、发烧,一定要尽快去看牙医。
紧急止痛的7个家庭妙招
1. 盐水漱口:一杯温水加半勺盐,每天漱口3-4次,能减轻牙龈肿胀。记住要温盐水,太烫或太凉都会刺激牙齿。
2. 冰敷脸颊:用毛巾包住冰块敷在疼痛侧的脸颊,每次15分钟,能暂时麻痹痛感。注意别直接让冰块接触皮肤。
3. 咬住茶包:泡过的绿茶包稍微挤干后咬在痛处,茶叶里的单宁酸可以帮助收敛。
4. 按压合谷穴: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虎口位置,用力按压1-2分钟,能转移痛觉注意力。
5. 避开极端温度:牙痛期间不要吃火锅、冰激凌等过冷过热的食物,常温的流食。
6. 枕头垫高睡觉:平躺时牙髓压力增大,用两个枕头垫高头部能缓解夜间疼痛。
7. 暂时使用止痛药:布洛芬等止痛药可以应急,但不要超过说明书用量,孕妇和儿童需遵医嘱。
这些错误方法千万别试
网传的「白酒漱口」「含花椒止痛」其实很危险。酒精会刺激暴露的牙神经,花椒可能卡在龋洞里加重感染。更不要自己用针挑牙龈,可能引发感染。如果牙龈已经鼓起脓包,必须找医生处理。
什么情况必须立刻看牙医?
当出现这些信号,说明牙齿问题已经超出家庭处理范围:疼痛蔓延到半边头或耳朵、牙龈肿出鸡蛋大的包、牙齿松动明显、张口困难影响进食。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或孕期女性,拖延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扩散。
日常预防比止痛更重要
想要远离牙痛,每天刷牙两次(每次少2分钟)、坚持用牙线清洁牙缝、每半年洗一次牙是基本的。爱吃甜食的人要注意,饼干蛋糕的残渣比糖果更容易藏在牙缝里滋生细菌。抽烟的人牙龈炎发病率是普通人的3倍,戒烟也能保护牙齿。
牙齿问题没有「自愈」的说法,暂时不痛可能是炎症转为慢性。建议每年做一次的口腔检查,及时发现隐蔽的龋齿或牙周问题。毕竟看牙医花的钱,可比请假治牙耽误的工作少多了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