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牙齿治疗:家长必知的5个关键问题
带孩子看牙医,很多家长的反应是“等孩子喊疼再说”。实际上,儿童牙齿问题越早干预越好。今天我们就来关于儿童牙齿治疗的那些事,帮家长们避开常见误区。
乳牙坏了不用治?这个观念该改改了
不少家长觉得,乳牙反正会换,蛀了也不用管。这种想法其实很危险。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的发育,的蛀牙可能导致恒牙排列不齐,甚影响颌骨生长。临床上就遇到过6岁孩子因为乳牙早失,导致恒牙萌出空间不足的。
建议:3岁起就要定期做口腔检查,发现蛀牙及时补。别等孩子疼得睡不着觉才重视。
儿童补牙和有什么不同?
孩子的牙齿治疗确实有特殊性。首先是材料选择,儿童专用玻璃水门汀对牙髓刺激小,更适合乳牙。其次在操作上,儿科牙医会更注重心理安抚,比如用“牙齿洗澡”“捉虫子”这样的说法降低孩子恐惧感。
特别提醒:现在有种“乳牙预成冠”技术,对于缺损的乳牙比传统补牙更耐用,能有效保护牙齿到换牙期。
窝沟封闭到底要不要做?
这个问题被问得多。简单来说,窝沟封闭就是给牙齿的沟壑涂上保护层,相当于给牙齿穿上雨衣。尤其是六龄齿(恒磨牙),完全萌出后(6-7岁)做好。
不过要注意:已经蛀坏的牙齿不能直接做封闭,需要先治疗。建议家长每半年带孩子检查一次,医生会根据牙齿情况给出建议。
孩子看牙恐惧怎么办?
哭闹不配合是常见情况。现在正规医疗机构都有儿童行为管理方案:
1. 诊室布置得像游乐场,缓解紧张情绪 2. 采用“tell-show-do”方式,先用玩具演示治疗过程 3. 对特别抗拒的孩子,有镇静等辅助手段
家长平时可以带孩子读牙齿绘本,避免用“打针”“疼”这类负面词汇暗示。
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
后给几个实用建议:
• 出牙期就要开始清洁,用纱布蘸温水擦拭牙龈 • 3岁前建议家长帮孩子刷牙,豌豆大小的含氟牙膏足够 • 控制零食频率,比起吃糖的数量,频繁吃糖危害更大 • 运动时戴防护牙托,避免外伤导致牙齿断裂
儿童牙齿问题早发现早处理,孩子少受罪,家长也省心。如果发现牙齿颜色异常、牙龈红肿或孩子抗拒咀嚼,建议尽快到儿童齿科检查。


